她也没想到,今年参加扫盲的人非常积极,比起当初戈凤,有过之而无不及,大部分人都报名了。
风轻竹笑道:“可能是看到扫盲后容易找到工做,毕竟有戈凤这个榜样在前。”
不说官吏,就是工厂里的工人大多都要识字。
田里干活的也只有识字的才能被选为做户头,登记员等相对轻松的工种。
没‘文化’,在姜瑾的势力里几乎没出头的机会。
姜瑾很满意:“氛围不错,还有士兵们的扫盲更要重视。”
想起什么她又问:“瑾阳时报的人选出来了吗?”
不等洛倾辞和陈梓说话,风轻竹开口了:“主公,您绝对想不到其中有谁?”
她虽管着偌大的工业区,但由于和洛倾辞住在一起,很多事情她都知道。
姜瑾来了兴趣:“哦?谁?”
风轻竹嘿嘿笑,也不卖关子:“卫青然。”
姜瑾愕然,她确实没想到是她。
不过再一细想,又觉得非常合理。
这就是世家的底蕴。
陈梓淡笑道:“正要跟主公说这事,她的文字功底很好,简体字学的也很快,看的出她很努力。”
洛倾辞肯定:“她对时事相对敏感,用词精准,我们都觉得可以让她做瑾阳时报的负责人。”
陈梓显然早有准备,把几份资料递给姜瑾:“主公,您看看,这些是目前瑾阳时报招的人中,做的比较好的。”
姜瑾接过,细细看了起来。
这其实是一份简易版的瑾阳时报,内容是陈熙和洛倾辞两人一起出的,是给瑾阳时报负责人的考核内容。
几份看下来,卫青然做的确实远超那几人,用词精准犀利,能轻易抓住重点,语言很有煽动性。
看的出确实很有文化功底,对时事也有自己的见解。
她不由笑了,便宜老爹为人一般,不过倒是给她留了不少人才。
“行,就让卫青然暂时做瑾阳时报的主编,试用期三个月。”她拍板定下。
“尽快做出第一期,除了之前商量的各版面,每期可加一篇科普的文章,比如科学种菜,喝生水的危害等等。”
会议开了一个时辰才结束。
姜瑾回到青丘山时天色已黑,她感觉很久没回家了。
立秋和谷雨都很高兴,忙着给她做晚食。
院外,大门上昏暗的灯笼高高挂着,暖黄的光下显得这个冬日有了些许的温度。
青丘山的守卫看着徘徊的人影,没说话,只是神情警惕起来。
卫青然犹豫片刻,还是上前敲了门。
“怎么了?”姜瑾也没想到这么晚,卫青然竟来找她。
卫青然有些不好意思,还有些拘谨,组织了语言才开口:“主公,您在泗州是有势力吗?”
对于卫青然知道这点,姜瑾并不觉得意外。
泗州的百姓到了柳乡郡,虽然被安排到了村里,但总有消息流出来,稍微聪明的人就能猜到大概怎么回事。
她也没打算瞒着:“不错。”
卫青然犹豫道:“主公,我父母应去了泗州,不知可否帮忙找找?如果可以,我想让他们到戈凤来。”
姜瑾眼神平静:“你应是世家出身吧。”
“你在戈凤不短时间了,应该知道,戈凤不需要世家,他们即使到了,我也不会给他们特权。”
卫青然点头:“我知,我们不过是卫家旁支,算不得世家。”
她低着头,声音带着忧伤:“这样的乱世,能有一处安身之地就很知足了,何况我家略有薄财,在戈凤做个闲散之人岂不快哉?”
她真的觉得戈凤很好,所以希望父母弟弟能到戈凤来。
至于特权,从未想过。
姜瑾这才点头:“可以,你把信写好就交给慕宁吧,我会交代她让人帮着找人,如果能找到就把信给他们。”
她目前有的四县,都是穷人多,如果有‘富户’过来,带动消费,确实挺不错。
“只是,泗州我的人不多,不保证能找到。”她忍不住先泼了冷水。
卫青然一喜,感激点头:“我知,谢主公,能帮忙找人已感激不尽。”
她咬了咬唇:“如果能找到我父母,到时候能否让他们给孟家传信?我们以前就相邻而居,这次很可能也在一个地方。”
对此姜瑾没什么意见:“可以,如果他们有意来戈凤,到明年开春,我可以顺道接他们。”
有了船,她到泗州就方便多了,到时送货运物资都走水路,接人也就是顺道的事。
感受到姜瑾对她的照顾和爱护,卫青然只觉喉咙有些发紧,忙行礼道谢。
姜瑾摆手:“不必气。”
卫青然调整好情绪,抿唇笑道:“阿黎上次考试得了第一名呢,夫子说她很有读书天赋,明年可能考虑跳级。”
姜瑾有些意外,没想到这个妹妹还是
第541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